推广 热搜: 教育  家庭  学习  教育资讯  幼教  家庭教育  初中  高中  小学  家庭教育帮 

走进沪上高校博物馆之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

   日期:2024-06-06     来源:www.grrlw.com    浏览:442    
文章简介:在拥有百年历史的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,一座简洁庄重、别具一格的赭红色建筑格外引人注目。从远处眺望,沉稳方正的建筑外形恰似戈壁滩上的风蚀岩般苍劲厚重;从高处俯视,“风蚀岩”中有乾坤,蕴涵着“石破天惊”的造型;从正面打量,外墙面隐约可见一位老者...

在拥有百年历史的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,一座简洁庄重、别具一格的赭红色建筑格外引人注目。从远处眺望,沉稳方正的建筑外形恰似戈壁滩上的风蚀岩般苍劲厚重;从高处俯视,“风蚀岩”中有乾坤,蕴涵着“石破天惊”的造型;从正面打量,外墙面隐约可见一位老者睿智祥和的笑容——他就是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、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。这座以“大地情怀、石破天惊”为设计理念的独特建筑,正是为纪念钱学森而建造的“钱学森图书馆”。每年平均参观人次超越10万的钱馆正是大学文化育人与爱国主义教育的要紧基地,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拓展思想教育与科学常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有哪些用途。

钱学森图书馆开馆前夕,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专门对开馆作出要紧批示,期望充分发挥钱馆在拓展思想教育、普及科学常识、培养出色人才等方面的积极推动作用,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年轻人教师和学生,好好学习钱学森爱党爱国的政治品格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、发展进取的革新精神、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。

自2011年12月11日钱学森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建成开放以来,钱学森图书馆一直静静伫立在此处,珍藏着80000余件钱学森文献、原稿、照片及实物,向世人诉说这位人民科学家一生的卓越收获、感人故事和高尚情怀。

展馆序厅内,红色的“钱学森原稿”好似一朵蓬勃的蘑菇云向天际升腾。4015页原稿,象征着钱学森1955年回国到1966年“两弹结合”试验成功所历程的4015个昼夜。原稿的悬空组合仿佛燃烧的火炬点亮苍穹,恰似钱学森以他的赤诚情怀和超凡智慧,为祖国的航天事业照亮征途。

在这里,你会知道一位世界级科学家是怎么样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,勇敢承担起创建与进步中国航天事业的重任,为“两弹一星”事业呕心沥血、殚精竭虑。在飞沙走石、寒风刺骨的茫茫戈壁上,冒着很大风险亲临现场激励操作职员,与他们一同见证史无前例、风险重重的“两弹结合”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。

在这里,你会看到一位老者面对荣誉地位淡然处之,甚至多次主动辞去领导职务,说自己不过是恰逢其时,做了该做的事情。在装修简单的航天大院旧宿舍楼里,一住就是40年。简朴的蓝色卡其上装和军便裤、破旧的公文包、一补再补的旧蒲扇,成为了中国导弹、航天科技事业进步经历的最好见证。在复原的书房场景中,你仿佛仍能看见那伏案工作、笔耕不缀的身影。

在这里,你会看到一个不只拥有广阔无垠的科学世界,更拥有绚丽艺术世界的钱学森。你还会听到,一位杰出科学家和身为音乐教育家的老婆琴瑟和鸣,相濡以沫,一同谱写出一曲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的天籁之音。见证了两人六十余载风雨相伴的道路的施坦威钢琴,到今天也依旧在弹奏着漂亮的二重唱。

在这里,你会在记忆与现实平行推进的空间中,徜徉在数以千计的藏书、信件和万余份亲手制作的简报组成的“书海”之中,探索这位策略科学家的成长经历,追寻他迈向成功的点滴足迹。

行至尾声,一支无形的笔在凌空的“信笺”上深情写下钱学森1955年归国时所立下的誓词“我将竭尽努力,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我们的国家,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。”这句简单而有力的话语,成为了他其后一生爱国奉献的最大精神动力,更是他为之追寻一生的“科学报国”之梦。

在他心里,国为重,家为轻,科学最重,名利最轻。5年归国路,10年两弹成。开创中国航天,他是先行人,劈荆斩棘,把智慧锻导致阶梯,留给后来的攀登者。一位科学家的收获可能将被超越,但他的科学精神却永不会过时。钱学森图书馆,好似一座丰碑巍然矗立,铭记一位真的的大师,铭记他的杰出贡献、传奇生活和高尚情怀,铭记一位真的是人民的科学家……

 

 
打赏
 
更多>热门阅读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